雷宅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雷宅)
过去,建筑师大多往往更多秉持着基本建筑的立场,以设计者的身份来实现对人居环境实现的未来畅想。而在浙江桐庐雷宅项目中,建筑师张雷更多关注作为现实载体的生活场景,其中包含乡村现实的原生秩序、延续文脉传统的建造技术以及真实的乡村生活,从而来构筑具有本土特色的居住空间。
雷宅的用地,是山阴坞村中的一处普通宅基地,约200平米背靠山坡台地,面向山谷和水库大坝。建筑选择的是当地工匠最为娴熟的砖混结构形式,三开间三层高度、直上直下的体量和有节制的开窗,加上异常紧凑的内部空间,几乎可以回溯至当地农宅久远的夯土房原型了。不仅如此,雷宅还与两侧邻居房子的轮廓保持统一,用建筑师的话说,这是“建筑在整体聚落机构上表现出的谦逊姿态”。
(“泯然于众”的雷宅)
在材料的使用上,建筑师在村内寻找与当地建筑相类似的原料。附近石材加工厂生产所剩余的边角废料,具备地域性的同时又保证了免费供应的经济性,因此成为建造雷宅的不二之选。这些石材经过建筑师和工匠们重新配置,以干砌的形式被重新覆盖在了雷宅的表面,整体的砌筑组合与空间的表现力并不逊色于砖石。这一做法既是对当地畲族原生干砌石墙、挡墙堤坝做法的延续,也是对新农宅面砖饰面的反省。
(雷宅西北侧透视)
而最终雷宅所呈现的石材肌理也因未经事先设计,在过程中由着工匠们的随机砌筑而形成了每个墙面均不可复制的建筑特点。并且,由于材料的不同,完成的石材肌理在细看之下其实是与当地的砌筑效果存在差异的,但这并不影响雷宅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反而是在总体采用现代设计的手段下顺势引入了传统工匠的智慧来参与建筑形式的操作,以强调建筑的地域性。
(雷宅有趣的石材肌理)
(雷宅内的竹筐编灯来自村里一位娴熟的竹编工匠之手)
砌筑的逻辑,同样被用于雷宅庭院中的3D打印茶亭。PLA材料三维打印单元取代标准化的砌块,放大镂空花砖的透明性,造出渐变的透明度效果。茶厅变换的透明性与肌理质感,与厚重密实城堡状片石墙的建筑体量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它们极简的形体关系在乡土环境中相得益彰,形成了纯净质朴内敛神秘的的未来乡村触感。
(雷宅与3D打印茶亭 )
通过选择与当地建筑一致的原型,雷宅充分融入聚落整体建成环境;通过选择当地石材的建筑材料,既保证了经济性,又在此基础上重建其地域性;通过局部利用传统工匠的智慧,使建筑的外墙肌理具备不可复制性。建筑师张雷以一种直面问题的真诚态度与建造方式,来获得与场地脉络的联系,使建筑拥有了扎根于此的独特生命力。这是他在回归建筑本源上所作出的努力,也是人类回归自然的漫漫长路上的一个新朝向。
(场地平面图)